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游泳时,除了遵循一般老年人游泳的注意事项外,还需在血压监测、运动强度控制等方面特别留意:
提前咨询医生:在开始游泳锻炼前,务必咨询医生或专业的运动康复师,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,评估心脏、血管等功能,根据医生的建议制定合理的游泳计划。
监测血压:游泳前要测量血压,确保血压控制在相对稳定且安全的范围内,一般建议收缩压在 140mmHg 以下,舒张压在 90mmHg 以下。如果血压过高或波动较大,应暂停游泳。游泳过程中,若感觉身体不适,如头晕、头痛、心慌等,应立即上岸休息,并再次测量血压。

做好热身准备:下水前的热身活动尤为重要,可进行 5 - 10 分钟的慢走、活动关节等,让身体逐渐适应运动状态,使血管适度扩张,减少血压波动。
控制运动强度:游泳时应选择较为舒缓的泳姿,如蛙泳或仰泳,避免剧烈的、竞技性的游泳动作。控制游泳速度和时间,避免过度疲劳,每次游泳时间以 20 - 30 分钟为宜,中间可适当休息。
注意水温:水温不宜过低或过高,建议在 28 - 30℃左右。水温过低会使血管收缩,导致血压升高;水温过高则可能使身体过度散热,引起头晕等不适。

保持呼吸平稳:游泳过程中要保持呼吸均匀、平稳,避免憋气。憋气会导致胸腔压力增大,使血压骤升,增加心脑血管意外的风险。
及时补充水分:游泳前后及过程中,要适量补充水分,保持身体水分平衡,防止因脱水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,进而引起血压波动。
注意上岸后的护理:上岸后要及时擦干身体,避免着凉,可适当休息片刻,再次测量血压,确认身体状况良好后再进行其他活动。